为强化学院与家长沟通联动,搭建协同育人平台,9月20日,建工学院于南校区2教学楼101室召开以“‘建’证成长,‘筑’力专科新程”为主题2025级专科新生家长见面会。建工学院党总支书记梁启文、南校区院长侯雷平、副院长武春明、副书记兼学管科长何艳君、院长助理姚健、教学科长王玉艳、辅导员许娇及新生家长齐聚,共商育人之计。
一、锚定育人方向,深化协同理念
梁书记围绕学院概况与育人体系展开分享,内容分为三方面:
1.专业建设与学科优势解读
梁书记首先从专业维度切入,系统介绍学院专业布局。学院目前开设有多个特色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作为省级一流专业,依托“专业基础+核心技能+企业实践”的课程体系与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理论教学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的专业培养特色,持续为行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解读“1346”育人理念
学院紧扣“1346”学生工作理念,以“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围绕“学生成长发展”核心,通过“三个抓手”筑基、“四个法则”赋能、“六导融合”润心,构建起“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多方协同”的育人体系,推动学生在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养培育上实现双向发展。
3.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梁书记强调,学院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定期开展主题演讲比赛、组织红色文化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撰写红色故事,在班级内开展读书分享会,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素养培育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双轮驱动。
二、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育人体系
侯院长以校训为指引,说明专科教育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养提升为根本。学院通过系统化教学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并强调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武副院长表示,持续优化专科人才培养机制,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在生活关怀与学业指导中实现闭环,推动家校协同,助力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三、聚焦学生管理与成长关怀
何老师围绕学生日常管理与成长支持展开说明,强调学院将从纪律规范、心理关怀、校园活动等多维度入手,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同时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生活的积极性,为学生在校成长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解读课程体系,强化家校沟通
王老师从教学管理角度介绍专科课程设置思路。学院构建以专业基础、核心技能和企业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同时,学院将建立家校教学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形成育人合力。
此次见面会中,不仅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有效桥梁,让家长深入了解学院的培养理念与保障措施,更凝聚了“协同育人、助力成长”的共识,为2025级新生在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养发展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