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国情考察调研活动(十三)

时间:2022-01-28     来源:建工学院     阅读0

我是建工学院工程造价2001班的刘续州,我的家乡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单县作为老子思想形成的摇篮,更有着与人为善、戒恶扬善,以和为贵、以善为美的“善文化”的内在基因和历史积淀。本次实践地点为单县,本次实践我收获颇丰,了解了单县的传统民俗,同时对“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单县,古称单父,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因舜帝之师单卷居此而得名,大汉英后吕雉故里。单县面积1702平方千米, 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502个行政村。单县地处华北平原中心地带,是中国商品粮棉、油料基地、平原绿化标准县,单县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西红柿之乡、中国青山羊之乡、中国长寿之乡。

提到单县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说单县的传统民俗——单县鼓吹乐。单县鼓吹乐为鲁西南鼓吹乐的一个分支,朴实爽朗,优美细腻,富有浓厚的乡土气味和生活气息。它使用的乐器分为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吹管乐有唢呐、笛子、笙、闷子、把攥子。打击乐器有梆子、小镲、小锣、云锣、小鼓等。在鼓吹中,主要的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单县俗称"喇叭”或"响器”。分为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和锡笛四种。作为鲁西南鼓吹乐演奏班社的主要代表,牡丹区“张家班”在中国音乐界有着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各县区都有一些比较知名的鼓吹乐班社,如巨野县的“柏家班”、“袁家班” ;单县的“徐家班” 、“郜家班” ;成武县的“冯家班” ;定陶县的“崔家班” ;东明县的“邢家班” ;曹县的“马家班” ;郓城县的“耿家班” ;鄄城县的“王家班”等 。这些班社在演奏技巧和风格上各有独到之处,一代代的班社艺人共同见证了鲁西南鼓吹乐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鲁西南鼓吹乐在该地进入全面兴盛时期,许多鼓吹乐艺人世家,大都传授了六、七代以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全市已发展到鼓吹乐班300多个,艺人达3000多人 。这些鼓吹乐的演奏者中,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娃娃,有的是同胞兄弟,有的是夫妻翁婿,有的四世同台,还有的临时合班,甚至与外县、外省的曲艺爱好者携手演出。在分布区内,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三至五个鼓吹乐班,村村都有鼓吹乐演练人员,这些个鼓吹乐班多至数十人,少则三五人。鼓吹乐演奏已由民间丧葬用场扩展到节日联欢、喜庆典礼、参军升学、丰收庆典等。

善文化因善卷而产生,萌芽于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传播在华夏大地上,枝叶繁茂,尤其是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丰硕的成果。单县人祖祖辈辈劳动、生活、繁衍在富饶的华北平原,生生不息地演绎着、承继着古老质朴、富有土地灵性的农耕文化,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其中,以“善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单县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贯穿于天南地北单县人的人生历程。

单县本是大善之地,从古至今,善政善治、亲民惠民佳话颇多。单县古称单父,因华夏部落首领舜的老师单卷所居而得名,据《路史》记载:单卷原是夷族中很有影响的氏族部落首领,长期居于单县。帝舜十分尊敬他,遂“北面而事之”,拜他为师,经常向他问道,并有意“禅天下”与他,他婉言谢绝:“余立于天地之中,冬衣皮毛,夏衣葛絺,春耕种足以劳动,秋收敛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宇宙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焉!”(《庄子·让王》)。舜再三恳让,单卷坚持不受。禅让帝位于单卷(善卷)的舜帝乃二十四孝之首;孔子弟子宓子贱、巫马斯相继供职单县,一个“鸣琴而治”,一个“披星戴月”,均以德施政,百姓拥戴。今日复建的“二贤祠” 以二贤的懿范垂教后世,观赏者依然盈门。其治单事迹,单县人民至今犹津津乐道。

微信图片_20220404193155

研究民间信仰的“善文化”意义非常重大。“善文化”历来与习俗和宗教信仰紧密联系。《说文》说:“善,从羊从言,吉也。”羊是吉祥的象征,言是讲话,两者的结合不能不说与祭祀文化有关。因为古人面对自然界的奇异现象不能解释,或者生活中碰到磨难挫折无法理解时,就以宗教信仰的方式寻求答案,认为有神灵、祖先在主宰。于是,将圣洁的羔羊敬献给神祗和祖先,并以舞蹈、唱词祈福,祈求赐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平安顺利等等。这种求“善”的祭祀仪式一直延续至今。

(一). 节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祖,单县人骨子里就打下了善文化的烙印,早已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单县历史悠久,文化兴盛,尊老敬贤风尚世代传承,人民乐观善良,饮食结构多样合理,起居有常,这都为单县民众提供了长寿的条件。 正与“善文化”在内涵和愿景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善能修身,善能延年,这样的养生‘老理’正在被单县人注入新的内涵!

(二).奉献、包容、和睦是单县人品行的特质表现。历年来,“单县好人”不绝人们的视野,脚蹬三轮三千里送湖南土家族残疾妇女回家的孟昭良、珠江义救投江女子而英勇献身的牛作涛、30多年赤贫救助贫苦孩子的朱瑞方﹔40多年来义务赡养非亲非故孤寡老人的周西臣﹔40多年来义务维护乡间公路的朱启舜﹔热衷家乡公益事业唱响龙年春晚的朱之文、收养孤儿寡母的黄建春、带着养父出嫁的蒋艳春、拾重金而苦寻失主的张继锁、救助多人于危难的电力职工刘茂兵、“张丽莉式”的“最美教师”刘秀云……这些“单县好人”都先后荣登了“中国好人榜”和山东省“每周一星”、“文明道德模范榜”等。

(三).善政是“善文化”的关键一环。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曾在此扶琴,留下鸣琴而治的佳话。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群众的事无小事,都是政府的大事。”平素而率真的执政理念正是当今单县善政惠民之根基。在今天,在单县,善政已被赋予崭新内容,行善政,更善行政。党政部门倾情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涌现出一大批“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的善政典型。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善文化”逐渐成为单县的立县之本。“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单县大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广泛发掘、提炼单县地域核心文化,深入实施“善文化”建设,推动了核心价值观在当地落小落实落细,“幸福、和谐、美丽”新单县在文化建设的助推下迅速发展。

扬善,弘扬为重。历年来,单县一直围绕把“善文化”打造成为单县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核心这一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多项活动。举办“善文化”大讲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论坛会,重点围绕“善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途径等内容进行广泛讨论和解读,通过汇集各方智慧,形成广泛共识和共同道德价值取向,让“善文化”理念深入浅出,深入人心。组织县内外文艺工作者走进基层,深入民间,积极发掘湖西大地上涌现出的凡人善举、名人轶事,运用戏曲、小品、歌舞、相声、快板、丛书等形式,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成果,使单县“善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扬善,践行是本。单县在宣传和弘扬“向善、行善、学善、扬善”的传统美德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以单县志愿者联合会、单县义工协会、斑马义务救援协会为代表的志愿者组织,他们帮扶解困、敬老爱老、助学助残,自主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

目前,单县已经形成了政府引导,义工组织、志愿者、救援队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好局面,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单县满城荡漾的“善文化”能够润泽人们的心灵,能够涵育社会的和谐、进步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