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 遇“建”荔竹||建工学院开展“青春守护,遇‘建’荔竹”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3-15     来源:建工学院     阅读0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3月15日,建工学院团委书记武子佩老师带领由建工学院学生会组成的“红星伴童行”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荔竹社区,开展了“青春守护,遇‘建’荔竹”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识毛笔、制毛笔、学权益”三大环节,旨在带领社区小朋友在传统技艺与时代责任间搭建文化传承之桥,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传递温暖与知识,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3

活动初始,青年志愿者们采用趣味动画和互动问答的方式,为孩子们揭开毛笔的神秘面纱。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毛笔诞生于三千多年前,是‘文房四宝’之首,像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小朋友们听闻,惊叹声此起彼伏。

紧接着进入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化身为“非遗小匠人”,亲身体验毛笔制作的全过程。志愿者分发竹制笔杆、精选动物毫毛、胶水等材料后,小朋友们认真专注,依照示范步骤“梳毛、扎毫、装杆”。过程中,有的孩子因毫毛散乱而着急皱眉,有的为胶水粘连问题反复调整。在志愿者“轻捻慢压,心静手稳”的鼓励下,最终每一位小朋友都成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支手作毛笔。

这一环节,志愿者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毛笔的发展历史,通过亲身实践,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毛笔的认知,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随后,以毛笔为切入点,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了解丰富多样的中国古代文具。通过相关图片,孩子们对中国古代文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志愿者还展示了雌黄实物,帮助孩子们深刻理解雌黄与现代修正带的区别。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便踊跃举手提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营造出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这次活动让小朋友们对中国古代文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尾声,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文化保护课。志愿者播放315晚会的精彩动画片段,把复杂的消费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小故事,如不良商家用回收塑料制作玩具、过期食品的危害等,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志愿者不仅向孩子们介绍了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背景和发展历程,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消费者”的概念,讲解消费者的主要权益,列举多种维权方式,让孩子们明白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高效维权。这一活动启蒙了孩子们的消费观念,增强了他们的维权意识。

1

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消费权益保护宣传有机融合,小朋友们在手工制作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会志愿者们也展现出责任与担当。以雷锋精神为纽带,志愿者与社区儿童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桥梁。雷锋精神不应只是口号,更应融入日常行动。未来,建工学院学生会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让奉献与关爱在社区落地生根,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更多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