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挑战,助力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8月5日至8月9日,建工学院工程造价2024级“向阳而生服务队”社会实践团队赴运城市河津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河津市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为服务乡村振兴积累实践经验。
首先,团队走访了8个典型村落,通过座谈与实地踏勘,系统梳理出三类核心文化资源,历史古迹与建筑文化,如古垛村明清民居和龙门村古渡口;非遗与民俗文化,如北午芹村剪纸和社火活动;以及红色与产业文化。其次,通过问卷与访谈发现当前文化传承面临三大困境,传承人断层且高龄化严重,古建筑缺乏修缮濒临损毁,以及文化资源活化不足,未能有效助力乡村发展。最后,基于专业视角,提出初步活化建议,对古民居采取“微更新”策略,植入文化功能空间;对文化景点进行主题景观设计,串联形成旅游路线;在公共空间中融入非遗符号,增强文化认同感,从而探索风景园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专业知识与乡村文化保护之间搭建了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乡村振兴中文化传承与空间活化关系的理解。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文化为魂、园林为形”的理念,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切实行动回应时代需求,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