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学院“1366”评建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时间:2021-11-03     来源:建工学院     阅读0

根据晋科院字[2021]39号文件《山西应用科技学院“1366”工程实施方案》,2021 年 9 月至 12 月,为期4 个月为评建工作整改阶段,建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1366”工程实施方案,全体教工思想统一,树立职责意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稳扎稳打,推进了各项评建工作有序进行。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进行思想整改。

通过深入动员、广泛宣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以党课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传承弘扬黄大年同志崇高精神,把爱党爱教的报国之志、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作为价值追求。 通过深入动员、广泛宣传、学习,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水平,端正了教师师德师风,锻造了良好的师德风尚。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在迎评促建各领域、各环节的引领作用,统一评建思想、提高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各项评建任务的落实完成。

222

二、增强责任担当,有序进行行为整改

针对历次模拟评估中专家提出的整改问题,我们认真梳理形成了建工学院评建任务清单,制定了建工学院落实“1366”工程实施方案,细化学院评建工作安排,责任到人,要求限时完成 。我们多次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评估知识应知应会(1---4),深入理解领会评估方案指标体系的内涵和要求,优化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抓好督促落实,以主人翁姿态做好各阶段评建工作。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深度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教师间进行深度交流,建工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我们通过召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研讨会、教研活动等形式,加深了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拓宽了课程建设的视野,为课程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大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积累思政教育素材、凝练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实践,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学院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课程思政”要求,特别是对新入职教师。要求教师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月3日下午,建工学院于启航楼312教室召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研讨会,邀请美术学院第一党支部书记董霞教授参加。建工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在发言中,董霞教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际案例三方面展开介绍。董霞教授从自身的实践与感悟出发,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心路历程,并结合案例,讲解了如何构思有思政特色理实一体化授课模式、课程思政的选题和命名方法及授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董霞教授对各位老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进行了指导,并耐心地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认真解答了大家有关课程思政的疑惑。

 四、凝练了学院“一院一品”特色

通过四大板块、四位一体高度融合 打造应用工程师摇篮,凝练了具有特色的“一院一品”----核心价值引领     岗证赛课融合。

通过四大板块:主题党日活动、核心价值观演讲、校园文化节、社会实践活动,助推核心价值引领。

在满足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岗证赛课四位一体,高度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企业需求、岗位需求制定授课内容,制定课程标准;针对专业必须取得的证书,课程内容设置体现考证要求,实现证书指导课程,课程与证书对接。在课程设置中,定位于岗位需求,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兼顾学生毕业后考取建造师等相关证书的知识体系要求,进而形成“德育优先,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赛教融合,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赛教结合”的良好局面。

五、坚持人才强院的理念,强化师资队伍教师

我们坚持人才强院的理念,以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和提升中青年教师能力为重点,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保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拓宽教师来源渠道,聘请行业、企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成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兼职教师队伍。

我们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目前都基本符合本科合格评估要求。建工学院目前学生1658人,本科生1417人,专科生241人,按照专业教师30:1要求,教师需55人,高职称教师需17人。目前我院教师6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授课教师22人,中级职称及以下教师40人,按照外聘教师1-2年折算0.5人, 2年以上折算1人,我院教师在数量、职称结构等方面基本达标。

六、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完善BIM技术应用实验室建设

紧密把握地区经济建设脉搏,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努力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供给。本学期学校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投资你105万元,购置了BIM技术应用相关软件,安装了110个节点,我们把最新技术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实际需要,讲授的是本行业最新理论、最新技术。

七、努力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1、签订了“建筑产业学院合作协议”

11月4日下午,在学校教学科研部组织下,“建筑产业学院合作协议”在启航楼1213会议室举行,昌陆建筑集团副总李昌成、昌陆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华荣、学校教学副校长柴跃生、教学科研部李俊晓部长、建工学院常务院长樊保、学院党总支书记梁启文、教学科研部宗兴老师、学院教学科长王玉艳、学院学管科长何艳君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学院与昌陆建设集团近几年就开展了校企合作,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为了顺应国家政策要求,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进行校企融合培养人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与昌陆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产业学院”,建筑产业学院这一新的教育组织模式,是顺应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建筑行业发展的创新探索,更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务实举措,双方共建建筑产业学院,是在立足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关键之举,必将有力增强山西建筑产业创新力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更好发挥山西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

我们相信,产业学院的建立,必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昌陆集团也必将获得优质人力资源,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图片2

2、召开了“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为主动适应新时代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入推动我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1月4日,建工学院于启航楼1213会议室召开“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来自企业高管专家、相关高校教授及我校校院领导、学科带头人、教授、高级工程师参加了论证会。企业高管专家有:昌陆建筑集团副总李昌成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华荣,山西华太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姚建宏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师、建造师),山西协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工冯长青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建筑师 、监理工程师),山西鸿硕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邢红君高级工程师,十三冶高级工程师张友臣。各高校和我校的专家教授有:陈志华教授、王荣香教授级高工、李宏教授、栗振峰教授、刘世忠教授、郭泽英教授(博士)、郭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雁英教授、关瑞教授、学校教学副校长柴跃生教授、校长助理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郝海龙教授、任月香高级工程师(前工作单位省二建集团)、潘腾飞高级工程师(前工作单位中铁十七局)、赵卫山高级工程师(前工作单位中铁十七局),学院党总支书记梁启文及各专业负责人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片3

专家们按专业分组进行了讨论,分别针对各个专业结合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学时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训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建议。

本次论证会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体现,我院将结合专家们的指导意见对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优化,积极构建“德育优先,能力为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努力打造省级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群。

八、加强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计划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期末全面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加强重点核心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将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及时融入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学期我院一流课程学校立项建设10门,申报一流课程建设任务书也已全部编写完成并上交。

九、加强教学基础组织建设,积极推进课程组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11月10日下午学院重新组建了课程组,召开了课程组建设研讨会,进一步推进了课程组建设。

以课程或项目重构基层教学组织----课程组。在原有教研室的基础上以课程或项目重构专业基层教学组织,每位教师可按课程或教学项目归入某个或多个课程团队,以教学研讨、教改和应用技术研究为目标,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

按照每学期的课程特性,形成课程体系课程组。每个课程组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该课程组的工作安排。

课程组职责:

1、撰写或修订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讨论决定教材、参考书,试题库、习题库、教研杂志、相关课程资源(视频等)。

2、课程建设:申报一流课程、教学名师等。

3、进一步推进专业核心课“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的建设: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引入课堂。

4、教学研究:以课程组为单位申报教学研究课题。

5、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线上学习、课堂讨论和线下修课、线上测试的翻转课堂模式,积极探索对分课堂模式。

6、师资队伍建设:传帮带、老带新---教案、教学技能(语速、板书、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课堂秩序的把控、课堂互动等)

7、集体备课(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思考题、习题等)

8、期末出题、试题讨论、阅卷。

学院以课程组为依托,并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推进教学研究,组织课程教学,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1月22日建工学院召开了各课程组工作汇报会,各课程组组长就教师们在进行集体备课、课程大纲修订、课程进度安排、设立习题库等方面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汇报。本次汇报会实质也是一场工作交流会、促进会,老师们反映很好,认为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