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生态环境保护号召,凝聚社会力量守护美好家园,7月8日至9日,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联动建工学院社会实践志愿团队开展“守护蔚蓝星球,共筑绿色未来”系列活动。活动以“守护生态环境,传承红色精神”为核心脉络,涵盖活动启动筹备、河道环境治理、山区生态保护、红色思政教育四大板块。
为保障活动有序推进,各方前期围绕流程梳理、职责分工等关键环节,志愿团队成员做了充分准备与沟通。第一天,活动在交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岳锦奇主持会议,对全部成员的参与表示欢迎,强调校协联动对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要意义。随后,张晋会长介绍了协会的发展历程、核心宗旨及过往环保实践成果,温韬副会长则细致讲解了活动流程、任务分工、安全保障等内容,为后续活动筑牢组织与思想基础。
当日傍晚,志愿者团队抵达磁窑河公园,迅速分工开展工作:一组手持工具清理河岸垃圾,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二组进行河道巡查,记录水质、排污口、漂浮物等情况,为后续生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过程中,志愿者还向周边居民宣传环保理念,带动公众意识提升。活动结束时,河岸整洁度显著提高,巡查信息也为环保部门提供了参考,实现了生态实践与理念传播的双重价值。
第二天,志愿团队奔赴卦山风景区,遵循“无痕山林”理念推进净山行动。大家俯身捡拾游客遗留的垃圾,分类装袋,同时向过往游客宣传文明游览规范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面对陡坡、密林等复杂地形,成员内部相互协助、坚持清理,部分游客受感染主动加入,形成良好互动,并且景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也为长期生态维护培育了公众基础。
当日下午,志愿成员们走进晋绥八分区纪念馆。工作人员在纪念广场讲述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志愿者通过珍贵史料、文物回溯历史,将生态环保使命与红色担当相联结。这场“思政大课”实现了生态实践与红色教育的融合赋能。
此次活动拓展了环保参与群体,激发了大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的热情,带动了公众环保意识觉醒。对师生而言,实践提升了综合能力,红色教育更塑造了精神品格,为生态环保事业储备了有责任感的青年力量。